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46 小贼,哪里跑(2 / 2)

二山四下望了望,那姑娘早就跑远了,便自己收了起来。

他们在书斋买了纸笔后,转道去了思韵阁。

店铺里一半的人回乡了,也没有开张,冷冷清清。

岳怀音迎出来,彼此道了吉祥,见小晚穿着红彤彤的新棉袄,明明是俗气的打扮,可衬着她漂亮娇俏的脸蛋,竟是这样合眼。

他们互致问候,留下一些礼物,岳怀音也送了几盒香膏,一行人便要赶着日落前回客栈。

回家的马车上,素素给小晚解释那些瓶瓶罐罐都是派什么用场,说京城里那些贵妇人,每天要往脸上抹好多东西来保养皮肤,为了驻颜,费尽心思。

小晚说:“我懒,我才不乐意每天这么折腾。”

素素笑道:“你猜在京城,哪里的香膏脂粉最抢手,特别是我们府里的夫人姨娘们,总是派人想法子从那里花钱买呢。”

小晚歪着脑袋,一个激灵说:“宫里,一定是娘娘公主们用的最好了。”

素素笑道:“那可不成,那是上用的东西,老百姓随便用,是要掉脑袋的。”

张婶在边上笑眯眯听着,素素到底是去过京城开过眼界的。

小晚实在想不到了:“那是什么地方,有名的胭脂铺吗?”

素素笑道:“青-楼啊,京城一些楼子里的花魁,那都是倾国倾城的容貌,不仅脸蛋长得好,身段皮肤样样都好,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若非身在风尘里注定卑贱,德才容貌,是贵族千金也比不过的呢。”

“那些贵族夫人们,愿意去买?”小晚觉得不可思议。

“她们都是偷偷的买,偷偷的用。”素素说,“哪个不想讨自家男人喜欢呢。”

小晚记得相公说过,他不要小晚为了讨他喜欢而活着,可见京城的男人都不好,难道在他们眼里,妻妾和烟-花女子都是一样的玩物吗?”

素素捧着一罐香膏,闻了闻说:“我们小姐的东西,真真都是上好的,之前府里的夫人们,也没用这么好的东西。”

张婶道:“素素,岳姑娘打哪儿来的?”

素素摇头说:“不晓得。”

陈大娘亦道:“我看铺子里姑娘们,都不提这事儿的,我们也不敢多问。”

张婶含笑:“原来这样,怪我多嘴了。”

马车回到凌霄客栈,凌朝风早已从地窖里出来了,小晚绘声绘色地讲述他们在街上捉贼的事,之后和素素一道去洗手换衣裳,张婶才来说:“我让二山把人放了,瞧着不是贼,反像是大户人家跑出来的姑娘,大过年的,不想惹麻烦。”

凌朝风会意:“是该如此。”

张婶又问:“掌柜的,你打听过岳姑娘的来历吗?”

凌朝风淡淡一笑:“不相干的人,何必关心那么多。”

张婶很满意:“说的是。”

很快,天色暗了,店里摆晚饭,照旧一大桌的菜,小晚坐在桌边看张婶给她盛汤,笑道:“这会儿皇宫里,也在吃皇上和皇后娘娘的喜酒了吧。”

张婶笑道:“那咱们也当是吃喜酒,普天同庆。”

众人举杯道贺,热热闹闹地吃饭,然而欢喜的日子眨眼就过去,过完年,素素和陈大娘,就该回胭脂铺去了。

这天一大早,二山在门前套马车,却见李捕头骑着马来,他问道:“李爷,朝廷又有什么事?”

凌朝风走出来,与李捕头道了新年吉祥,只听他说:“这回不是朝廷的事,是知府大人的千金,过了元宵节出嫁,要经过咱们县,从白沙河码头坐船走。十六一大早,送亲的队伍打从这儿过,县太爷命我来知会一声,凡事仔细些,该收的东西都归拢归拢。”

李捕头又对二山说:“二月可就院试了,八月若是过了乡试,往后便是举人老爷,我见了你也要作揖了。”

二山抱拳道:“不敢。”

如此,他们一道走,把素素和陈大娘送回白沙镇,二山又驾着马车,受小晚的托付,去铁匠铺给周叔送了些礼物。

回程时,见天色发暗怕是要起风雪,便将马车赶得急,一路奔驰跑出了白沙镇,车轮声风声马蹄声轰隆在耳边,他根本没听见身后有人在追喊,一口气就跑远了。

元宵节夜里,凌朝风带着小晚去了府道看花灯,因知府大人嫁女,今年灯市格外热闹。

但小晚从前也没见过元宵花灯,怎么看怎么喜欢,欢欢喜喜地逛完,便提着兔子灯随相公回家了。

隔天正月十六,客栈的人起得大早,昨夜风雪,今早路上必然有积雪,预备着知府大人送亲的队伍经过,他们早早就把门前扫得干干净净,更是扫出去几里地,只因县太爷平日里很照顾,不想给他添麻烦,让他在上司面前不好开交。

日上三竿时,送亲的队伍来了,二山忙收了扫把站在路边,恭恭敬敬等队伍走过,八抬大轿富贵体面,走到面前时,一阵寒风吹起,掀起了窗帘。

新娘没盖红盖头,隔着窗,与二山对望了一眼。

二山心里一咯噔,轿子里的新娘,竟是那天被他按在地上的小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