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 做出来了(2 / 2)

他们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啊。可是一听林琅说来,很容易就理解了、认同了,并且有一种“啊,原来还可以这样!真傻,我怎么没想到呢!”的醍醐灌顶的感觉。

俞岩心悦诚服感叹:“朝阳部落真的太厉害了......”

各方面的厉害!

时不时就给他们一个从未想过的惊喜。

林琅咯咯一笑:“这才哪儿到哪儿呀,将来还有更好的呢!来来来,教你们做别的陶器!”

“好咧!”

“好好好!”

大家精神一振,纷纷围拢上来。

做各种不同的陶丕要比做规格、形状一样的瓦片繁琐得多。

一天的功夫下来,并不能全部做好。

且比起做瓦片来,也要累的多、耗精力的多。

但是收获的快乐和成就感也是双份的。

“哈哈,我会做坛子啦!”

“我做的茶壶林姐说不错呢!”

回去的路上,大伙儿可兴奋。

因为有一口窑在烧着,十三个人照例分拨守夜看火。

林琅和厉弦排在最后,林琅便打算趁着这会儿天色还可以,掐几把红薯藤种一种。

回到院子,大家歇一会开始熟门熟路的分工做晚餐。

洗、切、熬汤、点火这种事儿都用不着林琅,林琅只要交代下去就好了,随后她便拉着厉弦去种红薯。

菜地里的各种作物经过林琅浇水照看,长得愈加生机勃勃且快速,红薯藤匍匐在地上已经爬了很多。正好可以掐下来另外栽种。

厉弦依着林琅的要求,控土挖了长长的浅坑,林琅便将掐下来的长长的一根红薯藤横着放进浅坑,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

就这样一垄一垄种了十几垄红薯藤、浇上水,超级有成就感。

红薯藤还特别嫩,林琅又掐了一把嫩芽,晚上可以煮着吃。

红薯藤就是这样,越掐越长。

生菜也很嫩,林琅又剥了二十来片嫩绿的生菜叶子。

地里总共也没多少生菜,吃的时候是舍不得连根拔起的。

第二天,大家继续高高兴兴的做陶丕,俞岩他们都舍不得回去睡觉,都说不困,精神抖擞的也留下来一起。

足足忙活了两天,终于制好陶丕了,装窑、点火,大家比烧瓦片的时候更加激动和期待。

这可是陶器啊!

等到那一窑瓦片停火封窑的时候,水稻秧也可以移栽了。

林琅好激动:这是香喷喷的白米饭啊!只要水稻种成了,那就是真正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了!

如果米饭、面食一样没有,光吃肉、吃蔬菜,想想快乐都失去一半了。

这些秧苗很嫩、很柔弱、对林琅和厉弦来说意义重大,眼下只有三分多试验田,林琅也没让俞岩他们帮手,她和厉弦亲自来。

只让俞岩等在边上看看,让他们知道怎么回事儿就好了。

明年若是大规模种的话,那时候再让他们动。

俞岩他们很是新鲜稀奇:原来这野草一样的“水稻秧苗”长大以后结的果实,就是他们喝的“粥”吗?真是......不可思议啊!

三分田很快就种好了。

看着柔柔弱弱、单单薄薄的秧苗在水田里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娇嫩得让人捏一把汗,林琅心里却是满满的成就感,笑眯眯说道:“过几天返青,很快就能分苗长起来,然后再过几个月,就能收获啦!”

厉弦笑笑:“明天应该就能返青。”

是哦,林琅咯咯一笑!

经她手的,当然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