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醒来是高二(2 / 2)


只是不可以买口红糖。

奔奔他们总是很羡慕余周周,她是食杂店的常客。然而余周周羡慕的是电视上那些香港人和外国人,坐在长长的餐桌旁,喝牛奶、吃烤土司。甚至在大家玩过家家的时候都用湿润的建筑用沙子做包子、饺子的时候,她就开始蹲在一旁埋头研究如何做方形面包片。

不过,生活变好之后,她反而忘记向妈妈提出这个要求了。也许是因为物质和精神都不再短缺了。

现在,反倒都想起来了。

关于妈妈。

余周周忽然觉得胸口堵得无法呼吸。她脚步顿了顿,然后深吸一口气抬起头,大步地奔向车站。

余周周站在站台上的时候仍然觉得很疲惫,好像昨晚一夜没有合眼一样。远处一辆8 路车晃晃悠悠地驶过来,仿佛一个吃多了撑到走不动的老头子。抬手看表,“7:06”。

今天一定得坐这一辆了。余周周无奈地叹口气。

8 路车有两种,一元钱一位的普通巴士,两元钱一位的空调巴士。空调巴士车比较少,也比较宽松,每天上学她都要等六点五十左右到站的空调巴士。只是为了不迟到,她今天必须要挤普通车了。

余周周几乎每天都能目睹惨烈的挤车大战。车刚刚从拐角露面,站台上就有了骚动,随着车靠近站台,大家都调整着自己的方位和脚步,推测这车大致会停在哪里以便抢占有利地形。她曾经见到过一辆刹车距离过长的8 路,硬生生引得一路人追车狂奔,一个中年妇女不慎扑倒,被后面的一群人踏过。

车一停,拉锯战就展开了。小小的上车门像蚂蚁洞一般被黑压压的人群堵住,余周周有一些心疼那辆臃肿的车——每一天每一站,它都要把这些上班族吞进去,里面一直挤到窒息,挤到前门进去一个就会从后门掉下一个的程度。还没有挤上去的人仍然死死地抓住前门,抿住嘴巴不理会车上的人的大声叫骂。许多刚刚挤上去的人也回头大声地斥责他们耽误时间,要求他们等待下一辆车。

余周周每一天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上演,心里没有任何评价。

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马路对面新建的花园小区,漂亮的欧式建筑,铁艺大门吞吐着闪着炫亮车灯的豪华坐骑,呼啸驶过人满为患的站台。

这个世界有两条截然不同的神经。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苦衷,也有各自的真相。妈妈曾经说过的。

余周周已经记不清这模糊的声音到底是不是妈妈说的。但是,那只放在自己头上的手余温还在。余周周始终没有明白妈妈想要说什么,或许她只是喝醉了。只是一年的时间,潮水般回忆一波一波淹没她,她也只是这样睁大眼睛沉在水底一言不发。

每到六点五十,空空荡荡的空调车就会幽灵一般地来,余周周踏上车,与拉锯战现场擦身而过。她记得空调车上的另外两位常客,也是在振华上学的女孩子,她们每一次看见站台上的那一幕都会大声地笑,耸耸肩嗤笑着说:“真的不明白,就差一元钱遭那么多罪值得吗?”

余周周并不知道值不值得,然而她知道自己挤车不在行。半天过去了还是呆呆地站在外围,根本没有办法靠近车门。被踩了好几脚之后,她愤而扬手招了一辆出租车。

“叔叔,振华中学。”

你啊,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她仿佛听见妈妈带着笑的口气。

钻进车里面,周周扭过脸没有去看8 路车旁胶着的战况。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城市在身后交织成迷离的网,她觉得有些冷,穿上校服,把头埋进奥妙洗衣粉残留的香气之中。每一次闻到洗衣粉的味道她都觉得很安全,安全到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到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囍”字,高高悬挂在昨晚梦境的天空中。

那个梦。

前半段喜庆华丽,后半段却像一个魔咒,生命的旋律急转直下,差点儿就戛然而止,好像一个拙劣的作曲家在生硬地表现作品的跌宕起伏,只不过笔锋转得太过凄厉。

余周周陡然张开眼,偏过头去看窗外倒退的楼房。

“小姑娘,你是振华的啊?”

车都快到校门口了,司机好像刚睡醒一样开始搭话。

“嗯。上高二了。”觉得只是应一声不大礼貌,周周在后面自觉地加了一下年级。

“考上振华了,嘿,真厉害啊。”

“呵呵。”

真没营养的对话。她不自觉地想笑。

“我女儿今年考高中,啥也没考上。想给她办进好学校,但咱一不认识什么校领导,二没那么多银子往里砸,随便念了个学校,也知道她不是那块念书的料。不过,这个社会需要你们这样的,也需要我家丫头那样的,是不是?往差里说,总要有人开出租车吧,不能都去坐办公室,对不对?”

上了大学也可能被现实逼回来开出租的,谁也说不准以后的人生是不是一个大圈子兜回原点。这是陈桉的原话。

“是啊,叔叔,你女儿一定有出息的,她爸爸这么宽容,这么明事理。”

大叔笑了:“那就借你的吉言了,丫头。”

下车的瞬间,余周周忽然有些奇怪于刚刚那位大叔慷慨的演讲,或许他早上刚刚在家里面把女儿臭骂一通,然后觉得心疼了,又过不去面子上那道坎,于是对余周周一通剖白,权当是自我安慰。

“还不学习,中考是人生分水岭你们懂不懂,跟一群傻子似的还在那儿不务正业,等你们一群人都去扫大街的时候,我看你们还笑不笑得出来!”

脑海中闪现了张敏口头禅一般没品位的教导,朴素偏激的道理,却真实而残酷。

余周周最后一次回身看一眼驾驶座上的大叔,耸耸肩,觉得有些难过。

门口“振华中学”四个烫金大字沉稳内敛,周周单肩背起书包汇进了上学的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