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七六章 足可效仿(2 / 2)

“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位精通皇明律例的朝廷重臣,不能随便决定封爵事务的原因了。

因为这个东西确实不在他们的权限范围之内。

崇祯皇帝说完了这话,见几个老臣仍是躬身站着,静等他的下文,于是继续说道:

“诸位爱卿,去岁十月以来绵延数月之国战,于我大明实在意义非凡!此战若不能胜,朕与卿等今日所议之事,怕是唯有何时南迁而已!”

之前听了皇帝更改爵制的话尚且无动于衷的三位老臣,此时全都抬起头来,惊讶地看着皇帝,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皇帝怎么会说出这样耸人听闻的话来。

崇祯皇帝见李国鐠、徐光启想要说话,一边摆了摆手,制止他们说话,一边摇头苦笑,接着说道:

“以世爵世禄封赏有功之臣,朕心中已有决断!今日召卿等前来,即为明白说与卿等知道。

“皇明爵制,自今而后,增补子爵、男爵两种,位在公侯伯之下!

“此外,公、侯、伯之世爵,已封者不论,此番及今后新晋者,皆分为三等,子孙世袭皆减一等!

“子爵,男爵,皆分三等,无美号,世袭次减一等,至三等男爵,无军功者除爵!

“凡军功封爵,子孙无军功者,无论嫡庶,不得袭爵!

“外戚封爵,已封者不论,从今往后,无论侯伯一律不得世袭!

“外藩内附封爵,子孙无功于大明者不得袭爵,三代无功于大明者,除爵!”

原本还表现出一番礼贤下士征求意见之态度的崇祯皇帝,在确定了眼前三位重臣不会成为自己更改爵制的绊脚石之后,立刻呼呼啦啦地将自己心中早就想好的这一套说辞说了出来。

而李国鐠、徐光启、张惟贤以及御书房中侍立的众人,一时也都愣了神,唯有心情激荡不已的新晋军机舍人马乾,仍在奋笔疾书,舍不得漏掉皇帝说出来的任何一个字。

这个时候,站立良久已经有点摇摇欲坠的英国公张惟贤当先躬身行礼说道:“陛下圣明!老臣谨遵圣谕!”

李国鐠看了看徐光启,随后两人一起躬身领旨。

对他们来说,这一切都还好。

虽然皇帝铆足了劲头,做足了前奏,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算得上是中规中矩,都还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最起码眼前的这个亲征居庸关并且取得大捷的年轻皇帝,没有自己封自己为太师镇国公威武大将军!

见几个大臣都领了旨,崇祯皇帝于是说道:“卿等且坐!”

待几人再次坐定,崇祯皇帝喝口茶水,接着说道:“朕方才所讲的这些条框,内阁拟旨之后交朕御览,之后由司礼监用印,分传五军六部宗人府各有司,从今往后悉令遵行!”

众人再次躬身领旨。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皇明祖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今日朕与卿等不去议论一般军功赏赐,此事自有卿等与兵部、督府共议!

“朕与卿等只议论军功足封世爵的人选!卿等说说看,都哪些人选!”

这几个人之前领受过皇帝的旨意,都知道军功封爵这件大事迟早要去做,所以之前也曾经在内阁碰过几次面。

虽然没有料到今天崇祯皇帝会在朝廷大封有功之臣的前面,先把功臣封爵的爵制,改成了五等十五级,但是各镇监军御史与都统制使或者总兵官联署上报的大功将领,他们心中还是有个数的。

因此,崇祯皇帝现在这么一问,军机大臣英国公张惟贤在一阵咳嗽之后,当先说道:

“前番陛下命老臣督促有司核查各部军功,又令军机处与内阁共定此次军功封赏,老臣虽抱病多日,未曾一一求证详实,却信有两人之功足当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