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276节(1 / 2)





  专业的主项运动员,他们明显更清楚出发的时候,应该怎么用力,才能够获得更快的速度。

  余乐咬着牙,一点也不想让他们超过自己。

  哪怕这是他们的主项!

  哪怕自己其实一点也不专业!

  但这一口气,怎么也咽不下去!

  凭什么要被针对?

  就因为我们排名第一吗?

  就不能凭真本事比赛?

  就一定要用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让这个赛场变得恶心?

  滑雪板向两侧拨开,身体在摇晃中不断前行,光滑的雪地毫无摩擦力,在这样蹬板的过程里,速度越来越快。

  加速区的尽头出现在眼前,抵达波浪赛段!

  第一个跳起来的是阿道夫,然后是麦克,最后理所当然的是余乐。

  主项和非主项选手差距确实明显,世界杯分站赛冠军和世界杯第五名也有差别。阿道夫的反射神经和蹬雪的效率都明显更高,而这份优势在他抵达障碍区后,有了更明显的呈现。

  没有多一丝的力量,每一次的起跳都恰到好处地落在正确的位置上,不是波浪的最高处,因为那里不能持续用力,而是距离波浪峰顶大概30公分的位置,滑雪板与雪面短暂的接触,于是下一次的力量成功积蓄,往上用力一跳,身体已经借助惯性,向前飞驰,落在了第二个波浪锋上。

  矫健,从容,甚至帅气。

  但是在这一起一落间,麦克似乎并不比阿道夫慢,余乐在后面清楚地看见两人同时飞起,同时落地,这完全一致的节奏,证明了余乐之前根本就是眼花。

  是了,都是主项选手,都是世界排名靠前的运动员,他们的实力差距小到极致,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够体现出强弱。

  可不像自己。

  余乐在进入波浪塞段的时候就已经落后了一点点,看起来不多,但他们刚刚滑的可是加速区,完全没有障碍的加速区,就这么一点点的距离,余乐就被他们甩开了。

  项目导致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

  落在后面的余乐,只能奋起直追。

  双腿用力,在跳起的瞬间,脑袋里已经预测出了在当前速度下,自己应该朝什么样的角度,用多大的力量,才能够落在正确的位置上。

  跳!

  用七分力,留三分力。

  短短的抛物线后,双脚完美地落在了波浪的浪峰上。

  于是新一轮的运算开始,滑雪镜后的眼睛仿佛有着某种光在流转,眼睛里已经倒映不出前面的人影,只有脚下,只有自己。

  速度!

  角度!

  力量!

  留三分用七分,跳!

  一次成功,两次成功,三次成功,第四次……当第四次余乐依旧完美地落在自己预计的位置上时,他在波浪路段的挑战已经结束。

  前面又是一个短短的加速区。

  阿道夫和麦克距离他也不算远,一米多的距离,证明余乐在波浪路段并没有丢掉太多的速度。

  在职业选手的身边,余乐并没有被他们拉开老远,而是做到了紧紧咬着对方,能跟就跟。

  观众席有人已经在说:“哇哦,余在这个比赛上的能力还不错。”

  “这可和我上午看见的不一样,强多了。”

  “可惜他和阿道夫、麦克一组。”

  于是刚刚热一点的温度又降了下来。

  是了。

  余乐的对手可是两名主项运动员,是世界冠军,哪怕他真的还不错,在主项选手面前依旧不够看。人都有趋吉避害的本能,余乐注定被淘汰的结局,很快就让大家失去了谈论的兴致。

  余乐也不认为自己能赢,尤其是前面两个家伙分开滑过雪丘路段的时候,就让他彻底熄了“捡漏”的心思。

  这些主项运动员太贼了,既然知道他们一定可以晋级,就完全没有“内斗”的意思,各自随便寻找一个路线在雪丘上跳跃,总比打的你死我活,让余乐占了便宜的好。

  余乐看着麦克自觉避开可能发生意外的赛道,在自己的那一侧滑行,只能跟在阿道夫的后面,进入了这条简单的赛道。

  这个路线的入口是余乐“脑补”雪丘区域的唯一路线,他没有试过其他的路线,自然也无法在脑海里过动作,所以哪怕是有人争抢,他也必须进入这条赛道,更何况根本没人和他抢。

  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所有的最标准的答案就在他的眼前浮现,在哪个地方应该转动身体,滑雪杖应该刺入哪一块雪地,滑雪板要落在雪丘的哪个位置,身体应该摇摆出什么样的角度。

  或许还有点生涩,但因为“标准答案”早就准备好呈现在眼前,哪怕是个门外汉也能勉勉强强地滑出这片障碍区,更何况余乐和新手没有关系。

  他可是世界级的运动员,他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都首屈一指,他有着足够的滑雪经验,他可以从八米的跳台飞出五周的圈数,又怎么会畏惧这速度下的障碍。

  越滑,越流畅。

  就像一首很久没有唱过的老歌,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便会忍不住地跟着一起哼唱,直至某一个时刻,突然放声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