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245节(1 / 2)





  这一轮,他转体半周,反向落地,依旧成功。

  选择反向落地,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双眼被灯光晃着,但事实证明,有没有灯光其实都不重要。

  他的身体会自然而然地找到最合适的姿势,让他完成这个动作。

  在那急速倒滑的过程里,余乐听着响起的掌声和欢呼声,扭转身体,向后看去。

  人群变得更加狂热了。

  手臂被他们高高地举过头顶,发出刺耳的尖叫,女孩子的声音在头顶回荡,像是鸣啼的苍鹰,高亢嘹亮,男生的声音更浑厚,震得雪山和地面都在微微抖动。这样的音量余乐在白一鸣破纪录的时候听过,他高兴的不行,满心的羡慕。

  但是现在,这样的场面因他而生!!

  余乐身体一拧,滑雪板横在了地上,一路倒滑着,掠过了人群。

  他看见太多将半截身体探入护栏的人,努力向前伸着手,想要和他击掌。看见那个少年再次挂在了护栏上,却被人群遮挡着,只能够看见一双蓝色的眼睛,还有鼻梁上的小雀斑。

  这次滑行的速度有点快,而且还是倒滑,余乐没能再和那个少年打照面,当他停下来的时候,已经离开的有点远,就在显示屏的附近。

  看着观众们遗憾的收回手,余乐却没有遗憾,他只感觉到畅快,就像某个难以言说的事情,在结尾的时候,会有一个绵长的余韵,而这一刻的滑行,就是那种感觉,滑过,掠过,看见没一个为自己而露出的笑容,就仿佛灵魂都升华。

  似乎有一点点不一样了。

  余乐摘下护目镜,脸上都是藏不住的笑容,他的嘴角咧开到有些夸张的弧度,能够看见一口白亮整齐的牙齿。

  然后对还在大叫着的观众,挥舞了一下手臂,滑雪镜在他的手上飞舞,镜面将星光和灯火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天和地,摇碎的犹如无尽的星河。

  他弯腰取下了滑雪板,一手一个,背靠背地并着,上下一错,扣上,扣紧。

  “咔哒。”

  然后这才转过身去。

  就看见了等候在电视屏幕前面的人。

  有上一个选手约伯,还有上上个选手,上上上个选手,以及第一个出发的约拿。

  四个人不紧不散地看着他,目光各异,有惊艳,有羡慕,当然也有不那么友好的。

  约拿开门见山:“又是一个四周半?你白天的时候可以完成五周吗?”

  余乐有被这个场面吓到,所以长出了一口气后,才说道:“有时候。”

  约拿又说:“那四周半的几率多少?晚上,这样的赛场,会觉得压力大吗?”

  余乐点头,“有。”

  他说的是实话,第一轮落地的时候把他吓坏了,他以为自己什么都看不见,会失败,那之后他的心脏还跳的很厉害,是紧张,也是意料外的成功,让他的肾上激素飙升,所以才会兴奋的想都没想的就学着,记忆里最深刻的,谭季在成功后与观众互动的那种张扬豪放。

  那样的动作,其实他大部分,冷静下来的时候都不会做。太张扬了,万一下一把就摔了怎么办?

  但幸运的是,第二轮,他还是成功了。

  余乐的心里活动很多,但约拿只看见了他“点头”的那一下,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

  约拿不再说话,抱在膀子看着电视屏幕。

  显然他一直留在这里,就是为了看见余乐的成绩。

  “大跳台”,最新的项目,而且坡面障碍技巧的选手,必须兼项的一个项目。

  国际雪联的新决定,相当于在这个项目里重新“洗牌”,约拿作为上个赛季的“世界第一”,受到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大的。

  而且最“致命”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个项目的平均能力有多高,谁都不知道。“x-games”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因为那群极限运动员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挑战极限,做出博人眼球的事情,哪怕这一次过后,会在医院里度过一年,也无所谓。

  打职业联赛的运动员当然不能做这样不计后果的事,绵延了整个冬季的比赛,需要细水长流,所有的成绩都需要建立在安全的范围内。

  90米的“大跳台”,完成四周,在约拿看来,已经属于一个难度较高的程度,就像120米的“大跳台”,他不认为有人可以比他更强,完成五周。

  但这次的比赛,是个小小的“邀请赛”,在每个项目的高手只零星来了几个的情况下,约拿从一开始就认为,四周一定会成为这次90米大跳台的最高难度。

  所以,他完成的三周半转体,并没有留下余力。

  他是一名职业运动员,他是世界第一,他也渴望继续保持荣耀,当别人谈论起他的时候,都会发出同样的声音,“哦,约拿太棒了。”

  因而,余乐的四周半,简直让约拿窒息。

  怎么可能?

  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都做不到,为什么他可以做到?

  人有时候会自己欺骗自己,至少在没有冷静下来之前,明明余乐连续两次,都在这样的环境下轻松地完成了四周半,但当余乐说,他完成的很“勉强”的时候,约拿还是信了。

  不信还能怎么办?

  不如暂时地相信,让自己好受一点。

  约拿不再看余乐,其他人没有他那么大的压力,倒是又和余乐说笑了几句,这时分数也出来了。

  余乐的第二跳,93.70分。

  同样的四周半,双手安全抓板,但因为是反向落地的原因,所以裁判给了更高的分数。

  一轮过去,裁判已经大概看清楚了这次大跳台比赛的平均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