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217节(1 / 2)





  因而余乐在发现自己提前出发后,反而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好好的,一个人去努力征服这个赛道吧。

  滑雪镜后面的双眼,专注地注视着前方,耳边除了滑雪板摩擦雪面的声音,其他的声音都在消失。

  很快,就连滑雪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余乐的眼前只有这条雪道,只有前方的第一个跳台。

  有多久没有好好滑雪了?

  两个半月。

  从他的肩膀受伤后,他就离开了他疯狂热爱的滑雪,过去一个来月的体能训练,更是将他的这份憋闷感积累到了极致,亟待一个宣泄的出口。

  他想要滑,想要再度飞起来,想要感受那失控的快感,然后又通过自己的身体,完美地掌握全程,满足那内心蠢蠢欲动的征服欲!

  又可以滑雪了!

  不用害怕,不要胆怯!

  一定可以做到最好!

  冲出去!

  飞起来吧!

  四米的跳台高度习以为常,余乐像是一只在雪地里撒欢的兔子,放肆地跳跃。

  对!

  余乐不仅仅是通过跳台飞出去,他还双腿用力往上跳。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障碍追逐技巧,应该飞的越低,飞的越远越好,但这个习惯动作却是优秀的坡面障碍技巧运动员才能够掌握的能力,他跳起来,无论怎么翻腾,怎么旋转,落地的时候都不会失去平衡,而他通过这一跳却可以完成更多的难度,这是余乐在过去一年,通过不断的比赛,自己形成的技巧风格。

  但依旧不适合障碍追逐这项运动。

  余乐跳的有点高,他在空中的抛物线就一定更大,落地可能更晚,也更近。

  这个问题,在余乐跳起来的瞬间,就意识到了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

  他是一个用脑子去滑雪的运动员,总结经验,寻找突破。

  所以当他来到第二个的六米跳台,超高的领悟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让他在飞出去的时候身体就完美地压了下去,然后借着自己刚刚获得的速度,像是一只离弦的箭般,以一个很矮的抛物线,“嗖”的一声,射出了老远。

  真的非常远,足有二十米距离,身体在还无借力的情况下,在半空维持着稳定的姿势,同时为落地做好准备。

  空中的部分,显然是他们自由式滑雪和跳台滑雪的优势。空中飞行的时间太长了,超过一秒钟身体就会微微的变形,更何况要飞3秒以上的时间,绝不是接着惯性飞出去那么简单,更需要极强的身体控制能力。

  这一点上,余乐表现的比叶玺强太多了。

  叶玺的几次跳台,在落地的时候,就是一只脚先落地,另外一只脚才落下。

  要不是靠着极强的控雪能力,早就摔了。

  但他没有摔,不代表他没有丢掉速度,只是用肉眼看不出来罢了。

  但余乐没有,白一鸣也没有。

  两个人都是国内最强的坡面障碍选手,他们可以在跳台上轻松地翻腾,自然也可以只是压低身体,追求速度。

  而且,在这种复杂赛道上,处理障碍的技巧,确实再没有比坡面障碍技巧运动员更强的人。

  在面对前面波浪线坡道的时候,余乐和白一鸣用技巧,碾压式地证明自己的障碍技巧处理能力有多棒。

  他们压低身体,没有丝毫的减速,每一次从波浪峰飞出去的时候,落脚处都在下一个接近波浪峰的位置,这让他们可以接续的不断在峰上飞跃,而不会丢掉任何速度。

  “哦哦哦!帅!”柴明身边的助教发出了夸张地惊呼声,“他们的障碍能力好强!完全没减速,比叶玺快吧?是比叶玺快吧?”

  柴明无瑕回答,凝目看向余乐和白一鸣两人。

  看不过来,就习惯性的只看余乐。

  余乐和白一鸣不是一定要滑障碍追逐,但他们在障碍处理上的技巧,有利于他们教练学习,制定训练计划。

  至少目前来看,原定让余乐他们过来选训队是正确的,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指点出了训练这个项目的正确方法。

  如果这个时候,从侧面去看余乐和白一鸣的身体,就会发现他们上半身除了做出一个抛物线的规律线条以外,整个上半身的动作都非常小,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双腿却像是被ai控制的机械臂一样,进行着最精细的调整。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每次身体都可以站立在波浪峰前,几乎相同的位置,为下一次的飞跃获得最大的力量加成。

  速度在增加。

  就像吹过雪山的风,卷起雪花,呼啸而过。

  这一刻,他们的速度绝对超过了70的时速。

  领悟力和身体的控制能力都太强了!

  “哇哦!”

  “帅!”

  “我靠好快!”

  坡上发出惊呼声,小队员看不懂这其中的暗潮汹涌,只是凭借着本能在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