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六章 自家热闹(2 / 2)

“这是正理儿,念书这事儿最要专心。”老爷子点头赞赏了句,“眼下最要紧的事,是找个地方当作坊,这些鸡蛋得赶紧腌上。作坊不能找在城里,城里的赁钱都太贵,我跟老大去城外看看。等皮蛋咸蛋腌上了,再找铺子也不晚。”

老爷子说着,转身下台阶。

“晚上来我家吃饭,咱们好好说说话儿。”老太太盛情邀请了句,跟着下了台阶。

………………………………

顾砚没顾上看李小囡一家门怎么处理那一院子鸡蛋的热闹。

潘世易带来的他阿娘的那封信里,说他大姐夫嫡亲的姑母潘太太最近心情郁结,要到平江府他们王府别业住一阵子,散散心,嘱他用心照应。

潘太太和他阿娘从极小起就是最要好的手帕交,嫁进史家没几年就守了寡。

这位潘太太性子疏朗诙谐,史家老太君极其宠爱她,史家上上下下都尊重她照应她,亲朋好友没有不喜欢她的,她怎么会心情郁结?

从前,这位乐呵了一辈子,病重将死的时候,听说都是笑着笑着没气儿的。

这位太太远道而来,肯定不是因为她心情郁结。

她来,是为了让他心情郁结!

潘太太身边必定跟着史大姑娘,这一趟,必定是史大姑娘的主意。

潘太太最疼史大姑娘,对史大姑娘视若已出,潘太太和他阿娘,都觉得他和史大姑娘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

从前,他也这么认为。

现在,他强行退了和史大姑娘的婚约,阿娘不甘心,潘太太肯定也不甘心,那位史大姑娘更不甘心。

史大姑娘曾经找到睿亲王府,要当面质问他,他没见她,他不想见她。

顾砚想了一个晚上,正打算吃了早饭就启程去一趟杭城,请六舅母出面,远远迎上潘太太,把她们邀请到杭城去散郁结。

可第二天一大清早,顾砚还在吃早饭,史府管事儿就进了别业大门:

潘太太的船已经绕过平江城码头,离别业码头不远了。

顾砚听了史府管事的禀报,眼睛眯起,片刻就舒开,澹然答了句知道了。

这是史大姑娘的安排。

她喜欢让别人措不及防,她控局的本事,直到现在,他都十分佩服。

顾砚吩咐小厮叫进洪伯,告诉他潘太太已经离别业码头不远了。

洪伯极其意外,顾不上多问,急忙让人拿了别业图纸过来,提着建议,让顾砚选定了潘太太居住的院落,接着吩咐收拾院落,调配人手,急匆匆吩咐完,就赶紧赶往别业码头,迎接潘太太。

半个时辰后,顾砚站在别业码头,有一下没一下的晃着折扇,看着缓缓靠近码头的阔大楼船。

楼船靠上码头,宽宽的跳板搭过来,史大姑娘扶着潘太太,踩上跳板。

顾砚眼睛微眯,看着史大姑娘。

史大姑娘披着件藕合色薄斗蓬,扶着潘太太,看着潘太太,彷佛眼里只有潘太太。

顾砚看不清楚她的眉眼。

用不着看清楚,她的眉眼模样,他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他一眼都不想再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