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四章 粟特文字(2 / 2)


“打个比方说吧,”摩咄举了个例子道,“我知道有一个叫阿史那思摩的倒霉蛋,是东突厥颉利可汗的族人,但他小子没被生好,一张脸长得像波斯人,怎么看也不像突厥人,以至于被人怀疑不是阿史那族类,历经两代可汗,他也只当到夹毕特勤,终不得典兵为设。”

玄奘点点头,继续往下听——

“不过,特勤的日子也不是都不好过,”摩咄喝了口酒,接着往下说道,“我们这儿有一个特勤,名叫阿史那摩那,是大汗的侄儿,立过很多军功。那小子,到处沾花惹草,偏偏大汗还喜欢他!他看上了谁家姑娘,大汗总会把那姑娘弄过来给他。我的年纪跟他差不多大,却连一个媳妇都没有。法师你说这公平吗?”

玄奘微微一笑:“各人有各人的缘法罢了,或许,你还没见着有缘人。”

“谁说我没见着有缘人?”摩咄瞪着眼说,“前年,在凌山脚下的圣湖边上,我见着了一个牧羊女子,那叫一个漂亮!当时我就想,这辈子就娶她了!谁知又被摩那那个混蛋给看上了,跟大汗一说,大汗立即带兵上她家去,把那女子带了出来,送给了摩那!”

摩咄说到这里,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玄奘心里一动:“你说的那个牧羊女子,可是叫依若姆吗?”

摩咄一愣:“是啊,法师也见过她?”

“没有,”玄奘道,“贫僧来的时候经过圣湖,无意中见到了她的家人,她们跟贫僧提起过此事,说很挂念她,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

摩咄叹了口气:“不用挂念了。”

“怎么?”

“她已经死了。”

玄奘不由得怔忡了一下,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怎么可能出嫁两年就死了?

“说起来,这也怪我,”摩咄一边往嘴里灌酒,一边叹息道,“有一回,在月神庙里,她去拜祭月神,拜着拜着就哭了起来。我见她哭得伤心,就过去劝了几句。

“那天她大概喝了点酒,话就多了些。她跟我说,摩那那个混蛋老是打她,把她打得浑身是伤。她想家,想亲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她边说边哭,哭得我好生难受……

“说来也巧,第二天我就见到了摩那,我好言劝他不要打女人,谁知摩那这个混蛋,听了我的话大发雷霆,竟然说我勾引他的女人。我一听也火了,什么叫我勾引他的女人?若不是他横插一杠,那就是我的女人!于是便跟他吵了起来,我跟他说,依若姆多好的女子啊,你若是不喜欢就放她回家,折磨女人算什么汉子?就这样,我们两个越吵越凶,最后,最后……”

“最后怎么啦?”玄奘冷冷地问。

摩咄一拳砸向桌案,“最后那个混蛋把依若姆叫了来,当着我的面,一刀砍死了她!”

其实玄奘已经猜到了这个结局,但听了摩咄的诉说,还是忍不住叹息道:“摩那是个混蛋没错,不过答官你也够混帐的。”

摩咄长叹一声,不再说什么。

玄奘想起了比拉姆,那个可爱的牧羊女孩,她还在热海边上想她的姐姐吧?她和她的母亲都以为依若姆一定衣食无忧,哪里想到她已经不在人世了呢?

众生皆苦,或许,真正的佛法可以帮助她们解除苦难?

“唉!不去想这些恼人的事了!”摩咄用力摇了摇头,“我还是接着给法师讲讲这一路上的国家,法师了解得越多,走起来越方便。”

玄奘沉重地点头:“你刚刚提到的那些地区,既然都听命于突厥,他们平常说的是突厥语还是粟特语?”

“大部分都说粟特语吧,”摩咄张开手臂道,“整个那一大片地区,统称窣利,原本就是粟特商人居多,所以讲粟特语的占多数,就连突厥人也是如此。不过法师您也知道,这条道上还有别处来的生意人,再加上几代大汗四处征伐抓来的奴隶,以至于那些城池里,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说的语言也是五花八门。不过,大部分人都说粟特语,使用粟特文字。”

说到这里,他看了沉思的玄奘一眼:“法师,我觉得您的粟特语说得就很好,通过那一带是没什么问题的。”

玄奘笑笑:“谢谢你,摩咄。我想学一学粟特文,你能帮我弄到一些书吗?”

“没问题!”摩咄拍着胸脯道。

粟特人是丝绸之路上的第一道批发商,因而留下了许多粟特文字的商业文书,全是写在硝制而成的羊皮卷上。第二天,摩咄就抱来了一大捆。

玄奘看着书中奇特的字母文字,一共二十二个字母,相互之间排列组合,推演派生,发展成为越来越丰富的词汇,用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

摩咄站在一旁,向他解释说:“这些文字都很古老了,粟特人读书,都是师徒之间依次传授,一脉相承,不令间断。”

说罢,指着书上的文字,从左至右,依次读了出来。

玄奘记性极佳,特别是对文字上的东西尤为敏感,一经过目,历久不忘。听摩咄读了两三卷后,剩下的书卷便能自己读诵。由于粟特文字是横行排列,玄奘看着很不舒服,索性将其转了个角,改为从上至下的竖行文字,看起来果然顺眼多了。

“法师这样看书,真是奇怪。”摩咄笑道。

玄奘道:“居士不是去过大唐吗?难道不知唐人读书都是竖读的?”

摩咄有些尴尬:“去是去过,不过那是很多年前了,很多事情都忘了。”

玄奘知他吹牛,也不说破,继续埋头啃着那些古怪的文字。

从这些文书中,玄奘看得出来,这条道上的生意都是分段做的,沿线各地均从中获益。中亚的粟特人把从东方收集来的丝绸运到萨珊波斯、大食等地,而那些西亚商人们再把货物运到更远的西方,层层加价,以至于到了罗马,这些经过长途跋涉后的丝绸等货物,已经堪比黄金了。

“怎么全是做生意的?”玄奘翻看着这些羊皮卷,“没有佛经吗?”

“有是有的,”摩咄道,“不过全是用吐火罗文和梵文记载的,粟特文的只有摩尼教和祆教经典,法师你要看吗?”

玄奘点点头。

由于叶护可汗撤回了封锁商道的命令,这段日子,素叶城内热闹非凡,商人们都行动起来,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他们整理了从波斯等地买来的毛毡、玻璃器皿等商品,准备拿到东方出售。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去东方收集更加值钱的丝绸和玉石。

所有人都知道,必须要赶在盛夏来临之前进入大唐,否则,沙漠的烈日会将一切生机隔绝。因此,玄奘抵达的这几天里,至少有五六支大型驼队正整装待发。

这些商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深目鹰鼻的波斯商人、浓眉虬髯的大食人、金发碧眼的罗马传教士……他们在这座高原土城里呆的时间显然不短,都学了一口或流利或生硬的粟特语。

玄奘每天都抽空上街,从各国商人那里购买西行需要的给养,并用粟特语同他们交谈,了解前路的情况。虽然摩咄自称自己了解那些地方,就像了解自己的手指头一样,但玄奘并不能完全相信他的话。

这里还是以粟特商人居多,他们大多身躯魁伟,但禀性怯懦,行事也显得有些诡诈。绝大多数人嗜利贪财,哪怕是父子间也要斤斤计较财帛的得失。

另外,粟特人的贵贱是以财富的多寡来论定,越是有钱人越是尊贵。但是从外表上却又看不出多大差别。即使是家财巨万的富人,吃的也是粗砺饭,穿的也是粗陋衣。不像中原地区,在各个方面都要展现出良贱之别。

粟特人信仰的宗教五花八门,有佛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本土宗教,光是一个不大的素叶城里,就供奉了几十路“神仙”——偶像的神殿,月和日之灵、光明神、祖先神殿以及许多供奉上天的神殿,比比皆是。

对于这些宗教,玄奘都抱着尊重的态度,偶尔进入神殿,也是双手合什行问讯之礼。加上他口才极佳,说话做事彬彬有礼,因而很快便取得了各路商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