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88章 :黑暗中的叹息声(2 / 2)


方圆默默的跟在老鼠背后,距离他大概有四米的距离,让自己彻底隐藏在了黑暗中。

这个距离,不但不会影响老鼠在突遇意外危险时的本能发挥动作,还能避免让有可能潜伏在黑暗中的敌人,不知道马大姐后面除了一个老鼠外,还有第十三个人。

没有发生任何的危险,只有棉花都挡不住的沙沙脚步声,偶尔会有人踢到一颗小石子,才会发出怦怦的声音,就像是心在跳。

如果没有任何意外,依着大家伙的行军速度,能在四十分钟内跑完这二十公里--脚下的道路,异常的平坦,方圆曾经弯腰擦拭了一下。

正如老鼠向他汇报的那样,泉眼下面是一根让人无法解释的驰道。

何为驰道?

驰道是汉民族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222),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宽度足足有近七十米。

当然了,泉眼下的驰道宽度没有七十米宽,最多也就是能供一辆卡车经过罢了,老鼠之所以说这是一根驰道,那是因为他曾经用刀子挖过道路,发现它是由铺盖驰道的配料修建而成的。

老鼠怀疑,这条驰道,很可能就是《唐王县志》上所记载的那个小诸侯国修建的,至于怎么会藏在山下,他就不知道了,只能胡乱猜测是用来逃命用的吧。

方圆则觉得不是:别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了,就算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要在地下修建这样一根不知道通往哪儿的驰道--哪怕这条地下隧道的形成,是由地震引发的花岗岩分列而成,后人只需在基础上精心加工就是了,也得需要至少数万民夫,多年的苦干才行。

可有秦一代的所有史书上,却没有留下任何的记载。

而且最为说不通的是,驰道左侧是乱世林立不知道多深的沟堑,右侧的花岗岩山体上,却雕刻着许多线条粗矿的壁画。

老鼠等人在考古方面,可没有任何的研究,在与方圆说起这些时,只说那些壁画好像三岁小儿信手涂鸦那样,并没有说出壁画的任何特征。

受山羊的影响,以及职业的关系,方圆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已经被泉水常年冲刷,已经模糊不清的壁画,颇具古西域特征。

自古以来,唐王都隶属内地,不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小诸侯国,还是现代,那么这儿的地下驰道一侧,怎么可能会存在古西域特征的壁画呢?

“呵,呵呵。”

就在方圆脚下不停,贴在岩壁向前疾行时,耳边忽然传来古怪的笑声。

那笑声,像男人也像女人还像猫头鹰。

就在方圆左耳半米处响起。

很清晰,也很刺耳。

完全是下意识的,方圆左肩一沉,右手中的亮银军刺,随着他腰身半拧,就像一条跃出深渊的毒龙,悄无声息的刺了过去。

动作才刚做出一半,方圆眼角余光内的灯光,却没有丝毫的停顿,依旧贴着右侧飞速向前疾奔。

惭愧,我竟然不如十二生肖镇定。

方圆右手一抖,军刺缩回重新藏在了肋下。

老鼠已经跟他说的很清楚了,当人深处声道中时,声音就会被扩大数十甚至上百倍,那么就算他耳朵里塞着棉花,仍然能清晰听到这声怪笑,也只能说笑声实际距离至少有数十米,或者更远。

而且因为声道传声的方位不确定性,他也无法捕捉声音的确定来源。

很明显,在没有明显危险目标出现之前,已经彻底形成惯性默契配合的十二生肖,绝不会因为一声古怪的笑声,就会停住脚步。

更不会打乱他们疾奔中仍然保持的队列,完全就像听不到那样。

甚至,断后的老鼠在全神贯注下,都有可能已经忘记了背后还跟着他们的方大少。

“呜,呜呜。”

方圆惭愧过后刚收敛心神,迅速跟上时,耳边又传来了哭泣的声音。

仍旧是在左耳边,仍旧是那样清晰,那个距离。

仍然是那个声音,听起来很古怪,还让人毛骨悚然。

方圆没理睬。

他从来都不喜欢惭愧第二次。

很快,哭声就像笑声那样,消失了,只有十数人沿着驰道向前飞奔时传来的沙沙声。

“唉……”

第三次,有脚步声之外的声音自方圆耳边响起,这次却是叹气。

无比的清晰。

能让方圆根据这声叹息,能本能的判断出它的主人,是个年轻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