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六章(2 / 2)


“丽丽今晚上夜班,正在屋里吃饭呢。”巧珍抹了下眼睛,忙回答。

“我也上夜班,时间还早,我和她一起走。”红妹说着,跳下车,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里,进屋去找丽丽了。

“巧珍,又在想美美了。”婆婆心里一阵疼痛。

“嗯,忙的时候没功夫想,空下来看着这条大坝,心就痛啊!”巧珍眼角的泪终于流过深深的鱼尾纹。

“巧珍,想开点,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身体要紧。”婆婆安慰着。

“阿林嫂,想当年,我们两个在村办小学里教书,一晃到现在,真的是时间都去哪儿了。”巧珍感慨着。

可不管时间如何流逝,巧珍心中永远装着大女儿美美呵。

美美,你离开娘多少年了?

整整三十年了。

十八岁,多好的花样年华,你却永远离开了人间。

都是这害人的湖啊。

这湖大的,无风也三尺浪。

何况那天,突然起了那么大的风,巧珍和婆婆从村办小学奔跑出来,村头已是一片嚎啕大哭声,随之而来的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美美乘坐的船都快要到村口了,可突如其来的大风掀翻了船,船上有好多村民,美美和十几个不会游泳的人没有得到及时抢救,命丧大湖。

进屋的红妹是幸运儿,被及时救起,当时还怀着六个月的身孕。

这次悲惨的事件发生后不久,政府在巧珍家门口开始动工建大坝。

原先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到街上去就靠船,那么多年也不知那个大湖吞噬了多少条生命。大坝建成后,可好了,大坝成了一条交通要道,这么多年来,大坝上从开始的人来人往到现在的车来车往,大坝永远是热闹的。

看着大坝,走在大坝,巧珍的心半是欣喜,半是忧伤。欣喜的是大坝带来交通的便利,忧伤的是大女儿美美未能看到大坝的落成。

丽丽和红妹走出屋来,一一与巧珍和婆婆打过招呼,两人骑上自行车,上了大坝,去位于街上的企业上夜班。

夕阳西沉,彩霞满天,映照着大坝两边的湖面,很美!

丽丽和红妹边骑车边聊天。

“看到我妈那个样子,我心里也很悲伤,我姐多优秀的一个人哪,她高中毕业考进了县交通局,人有才气,工作认真,深得领导好评,难得放假回家,哪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丽丽伤感地说。

“你姐真是太可惜了,我是大难不死,那次意外是太可怕了!我们从小生活在交通闭塞的小乡村,吃尽了苦头,如今可好了,一条大坝改变了我们村上人的命运,危险的大湖变通途,我们可以骑车去上夜班,大坝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最大的方便。你妈都不愿到街上去住,说村上空气好,有地种,现在出行又便捷,就是在大坝上骑着小三轮到街上也很好,更别说乘公交车了,方便得很。”红妹滔滔不绝了。

“是啊,现在的交通真是发达,村上都有公交车了。对了,常看到你儿子开着汽车回家,多好!”丽丽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从小他就知道自己六个月时在娘肚里的经历,他立志要考交通大学,如今在区交通运输局工作,说要把青春和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交通事业。”红妹高兴地说。

“有没有听说区政府要实施的1058工程,中间的5是指5项重大交通工程?”丽丽问红妹。

“知道,知道,听我儿子说,5项重大交通工程包括:苏州轨道四号线江城段,江城境内涉及站点13个,车辆段1个,线路长度约21公里;常熟至嘉兴高速公路,江城区境内长度14.2公里;江城东西快速干线,新建29.8公里一级公路;苏震桃南段,新建25.4公里省道;227省道复线,新建21.3公里省道。”红妹居然如数家珍,倒背如流。

丽丽诧异地看了看红妹,回头望一望大坝那头的家,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婆婆说大坝上丽丽和红妹的谈话是后来丽丽告诉自己的。

莹莹和女儿静静地听着。

自林枫过世后,婆婆第一次说了这么多的话。

“莹莹,这个家幸亏有你,你能回到这个家,妈妈对你感激不尽,你是我的好儿媳,好女儿,是林枫不好,对不起你。”婆婆流着悲喜交加的泪。

“不,妈妈,是我不好,我太主观了,我错怪林枫了。我没有好好珍惜,现在一切都不能再重来了。”

“我想通了,再怎么伤心也没用,我跟他爸说,我们都要想开点,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能把你拖累,让你忙上加忙。莹莹,你也要注意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莹莹,你还年轻,遇到合适的人不要错过。”

莹莹张口正要说话,一个挑着满满两篮子蔬菜的中年妇女走到面前。

“阿林嫂,这是你儿媳妇和孙女么,孙女都这么大啦。”中年妇女是个大嗓门。

“哎哎,阿根娘。”婆婆站起身,连声应着。

阿根娘抓了青菜、辣椒、西兰花硬要给婆婆,婆婆推辞着。

“都是自己种的,晚上炒来吃。”

“阿根娘,你去卖吧,全是辛苦钱,不容易的。”

看看时间还早,阿根娘坐下来,打开了话匣子。

“本来嘛,日子过得蛮好的,自从承包了那边八个鱼塘和一大片田后,阿根爹他主要养鱼养虾,我嘛,种了十亩田水稻和麦子,还种蔬菜来卖,我种的蔬菜种类多,对买菜人负责,掌握好洒农药的时间,小的时候需要的话洒一次,长大后绝不会喷一点儿农药。而且,我种蔬菜都是浇粪的,不用化肥,虽然辛苦点,但菜烧起来就是好吃,所以生意蛮好的,早上一次,傍晚一次,菜刚摘下来,新鲜的不得了,每次挑到镇农贸市场上都不够卖,我垦的蔬菜地越来越多,平时一个人起早贪黑地忙。等农忙的时候,阿根从厂里下班回家或礼拜日会一起帮忙。家里的房子旧了,阿根结婚需要翻建或到镇上买一套商品房都要好多钱,阿根也到了找对象的年纪,太太平平过日子啥不好,谁想得着两年前阿根爹这个杀千刀的迷上了赌博,哪还有心思养鱼养虾,我苦口婆心劝不醒,爷娘和儿子的话也全不听,赌输了还四处借钞票,别人上门讨债,一家人恨得咬牙切齿,这个翘辫子一点也不为小辈着想,苦了阿根,有这个变死的阿爸爷叔,阿根找对象也难点。”阿根娘说着说着抹起了眼泪。

“不要太担心,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自己要注意身体,这两年你瘦了很多,老了很多。”婆婆劝慰着。

“这两年鱼塘和虾塘叫我弟弟在管,他打算要和人家一起到外面去做净化工程了,正好承包期限也就要到了,虽然舍不得,这片土地侍弄了多年,有感情了,但没办法,我一个人还是到厂里去做做吧。好了,我要去卖菜了。”阿根娘说着站起来挑起担子向镇农贸市场的方向走去。

莹莹望着阿根娘的背影,心有戚戚。

“又一个不幸的女人。”

勤劳能干的双手就不能创造美好的明天吗?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么?

看着边上阿根娘送的青翠欲滴的蔬菜,回味阿根娘的一番话,一个想法在莹莹心中酝酿。

“妈妈,我们把阿根娘承包的那片地买下来,怎么样?还可以请阿根娘种蔬菜。”

“好啊,莹莹,你这主意不错。”婆婆不假思索,举双手赞成。

天色渐晚,莹莹和婆婆、女儿走回家。

刚到院门口,就闻到喷香的红烧牛肉味道,哦,公公在烧红烧牛肉,好香啊!

莹莹炒了阿根娘送的菜,一荤三素,一家四口围在一起吃饭。

饭桌上,婆婆说起了阿根娘,莹莹把内心的想法跟公公又说了一下,她还要征求公公的意见。

“莹莹,把公司卖了吧,卖公司的钱你作打算,你的想法挺好的,这个阶段难为你了。”公公疼爱地说。

原来,公公婆婆是这样理解自己,自莹莹接管公司后,看莹莹拖着羸弱的身体,忙得不可开交,还勉为其难地应酬客户,他们除了照顾好孙女其他的却一点也帮不上忙,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俩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更加地想念儿子,林枫,你要是健健康康地活着那该多好啊,莹莹也不用这么辛苦。

莹莹本来也清楚自己不适合做女企业家,商界里要和各种各样的人周旋,你争我斗,尔虞我诈,而自己心太软,与生俱来可以说是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秉性,特别厌恶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径,还有,一个女子要和大部分是男性的老板接触,而那些有钱的董事长、总经理又不会全是正派的人。虽然没多少日子,但身心俱疲的莹莹自己也不知道能撑多久?

可把公司卖掉,莹莹还是有所犹豫和顾虑的。

“爸爸,可公司是林枫的心血,做到今天实在不容易,说放手真有点不忍心。”

“莹莹,我想林枫如果有在天之灵的话,他也会赞成这么做的。”

“爸爸妈妈,那要么明天下午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块地,再问问阿根娘如何?”

“好啊。”公公婆婆异口同声。

第二天下午,莹莹和公公婆婆一起来到阿根娘承包的所在地。

哇,好美!

就在上一天下午莹莹和婆婆女儿来的地方再临元鹤荡走不远处,傍着大湖的有一大片稻田,向内延伸有种着多样蔬菜的园地,还有多个鱼塘,鱼塘上面有好多白色的大鸟在低空盘旋,鱼塘边上有一群群鸡在找虫子吃,鱼塘里面有鸭子在追逐嬉戏。远望过去,一个鱼塘里的一只小船上,好像是阿根娘在洒鱼食。

走过去,确实是阿根娘,有着皱纹的额头上满是细小的汗珠,正好小船上的鱼食洒完了,上岸后听莹莹说了来意,并听说如果买成功的话,还要请自己种蔬菜,阿根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咧开嘴,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高兴地笑了。

鱼塘那边,还有几个果园,有苹果园,有桃园,有桔子园,有梨园,有累累的果实挂满枝头。

阿根娘说承包果园的夫妇俩也不想做了,他们有意去办企业,承包果园十多年了,效益挺好的,两个人省吃俭用,除了供一个女儿在外地全托念贵族学校,还积累了不少资金。

在阿根娘的陪同下,莹莹和公公婆婆来到了果园,夫妇俩正在采桔子。

“来来来,吃桔子,很甜的。”夫妇俩都拿起桔子塞到来客的手上。

“谢谢,谢谢。”

“真甜。”

“好吃。”

听莹莹那么一说,夫妇俩详细问了一些公司的情况,商量了一下,有把莹莹的公司买下来的意向。

真是一拍即合。

接着,莹莹把公司卖掉的钱一半存入银行,把银行存单交给了公公婆婆。另外的一部分用来买下了连果园在内的那一大片土地。

公公婆婆推辞着,“莹莹,钱你拿去用,我们老头老太用不了多少钱,买地后再投资也需要很多钱的。”

莹莹执意不肯收,“够了,够了。”

“那我们就帮青青保管着吧,莹莹,你若钱不够花的时候,随时可用。”

夜深沉。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女儿酣然入梦,莹莹轻轻地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那本结婚照,翻阅着细细看,对着林枫喃喃絮语。

“林枫,我的爱人,我把你煞费苦心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公司给卖掉了,我照你原来说过的拿了一半的钱,另一半的钱给了爸妈。我们买了一大块地,好大的地,有两百多亩,林枫,你说大吧,有果园、鱼塘、菜地、稻田,我想把它建成一个休闲的农庄,你说该起了什么名字好呢?”

窗外,万家灯火。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深更半夜,阿根爹赌博输红了眼从外面回来,向阿根娘要钱。

“死老头子,你啥时候能醒醒哟?”

听着翻箱倒柜的声音在静悄悄的黑夜是如此的刺耳震响,阿根娘把头捂在被子里直掉眼泪,恨不得号啕大哭一场。

翌日清早,莹莹睁开惺忪的双眼,穿着蝴蝶兰碎花的白底棉质睡衣睡裤,起身下床,拉开缀有百合花图案的厚重窗帘和透明白纱,东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正磅礴而出,霎时,阳光普照大地,透过玻璃射到莹莹的脸上。推开窗户,嗅到的是新鲜的空气。不禁趴在窗台,探出头,向下望去,院子里婆婆种的菜上沾着晶莹的露珠。

一个印在记忆深处的冬日的早晨,生活就这样开始放慢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