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3章 老汉翻身(2 / 2)


“我请人看过,真的是好东西……”

院中的争吵终于被卢灿听见,透过窗户,认出来人,正是岭上保安总队的队长罗玉强,他的侄子罗圪垯,也在人群中。当年卢灿与郑光荣购买谭家小楼,罗圪垯还带人来捣乱,这会,他缩身躲在叔叔后面,不敢冒头。

这些人,人手抱着一个纸箱子,罗圪垯的手中更是捧着一方柳叶瓶,远远看去,红釉的,造型颇为雅致。

是古董?

卢灿看不上罗家叔侄,可和古董没仇啊。

“老爹,让二哥带他们进来。”卢灿隔着窗户向温嘉铭挥挥手喊道。

温老汉搭吧嘴,挥挥手,像赶苍蝇一般,放他们一行进门。想想他觉得有些不放心,于是也背着手跟着他们走进厢房。

自己的儿子还是那般大大咧咧的,一掌排在准女婿的肩膀,好在女婿似乎也没在意,两人笑嘻嘻的叙上话。在他印象中,以前一直趾高气扬的罗玉强、罗圪垯叔侄,这会毕恭毕敬的站在旁边,不敢插话。

这酸爽,温老汉恨不得仰天大笑。

只是不知道自己家的憨货,怎么又和罗家这对懵佬(混蛋)搅合在一起?稍后一定要问清楚。

和温嘉铭聊过两句话,卢灿扭头对罗玉强笑笑,示意他坐下。

随着调景岭交通的顺畅,岭上不少人家,都选择去九龙或者港岛打工,市内也有人来岭上观光,做点小生意什么的,岭上固守一隅的格局打破,安保总队的职责和义务都没了,濒临解散,罗玉强叔侄自然没了当初的气势。

“夯货!还不把东西放到桌上,让卢少爷过过眼?”罗玉强坐下后,冲着自家侄子一瞪眼,骂道。

矮墩墩的罗圪垯,陪着笑脸将手中的红釉柳叶瓶,小心翼翼的放到桌面上,其他几个安保队员,都将纸箱放在距离卢灿最近的地方。

一共四只纸箱,卢灿随意翻开两只,里面有书籍、字画、文玩、还有其它杂项。

嚯嚯,东西还不少呢!

“罗队长现在做起古玩生意来了?”卢灿笑着问道。

罗玉强满脸堆笑道,“哪里哪里,卢少喜欢这些老货,我在岭上人头熟,哪家有哪些好货,我要比阿四(温阿四)熟悉得多,这不……我就出面,帮卢少收上来……”

他在岭上混到十三老下第一人,还是有一套的,这话说得多漂亮,即便卢灿对他们叔侄有意见,这会也要抱拳说声谢谢。

还别说,罗玉强还真的非常适合做这种事——温阿四的层次低了点,谁家有什么他根本不清楚;谭卫东身份合适,可他死要面子不好意思挨家挨户问。罗玉强就不同了,他是岭上一霸,都要给他一点面子,而且他也能放下身段……

“这些都是你买的?”卢灿指指柳叶瓶及那四只纸箱,深深看了对方一眼。

这事得问清楚,卢家现在是“养望”时期,不能坏了自家声誉——如果某些东西都是强买的,被卢灿买回后,再传出去,有损卢家声望。

罗玉强将胸口擂得咚咚响,“卢东家,你放心!每一件都是我亲自上门谈的。为这些,我可是花光家中所有积蓄。您要是不信,可以问问老二。”

他还拉上温嘉铭,“老二,你说是不是?我老罗有冇强买一家?”

温嘉铭挠挠头,在旁边点点头,示意这些东西真是罗玉强买来的。

卢灿也就这么一问,他的灰色渠道多了去了,担心的不过是落人口实而已——有些事,可做但一定不能有把柄落在别人手中。

温碧璃递过来鉴定三套件——手套、放大镜和紫外线手电筒。

最先上手的,自然是面前红中带透黑的柳叶瓶。

介绍柳叶瓶之前,先普及一条鉴定小常识:如果你遇到宋代或者元明时期的柳叶瓶,可以直接判定它是臆造品——柳叶瓶是清代康熙朝,景德镇官窑创制特有瓶式,清代之前根本就没有这种造型。

柳叶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进贡的一对西洋錾铜花瓶。

当时尚可喜掌管羊城沿海,羊城有着当时唯一的通商口岸。这对錾铜花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人贿赂他的物品,史书/记载“侈口,细长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器身细长,形似柳叶”。

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这件事引发清朝“削藩”之争,并为康熙彻底平定三藩提供借口。

削藩完成,可康熙帝很喜欢这对錾铜柳叶瓶,于是嘱咐当时景德镇窑官,按照这种型制,烧制柳叶瓶瓷器。器成之后,出乎意料的美妙。造型曲线优雅,秀美多姿,若悬垂的柳叶,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被文人誉称之为“美人肩”。

卢灿手中的这件,就是康熙豇豆红柳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