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1章 道家典藏(2 / 2)

华子域眼睛睁得溜圆,看着卢灿呵呵直乐,这情形让华辉邶恨不得立即让自己孙子磕头拜师——卢灿虽年轻可鉴定水平在香江有目共睹的,能拜在他门下,绝对幸事啊。

至于辈分……师徒名分与交情辈分是两码事。

“我准备给他推荐一位名师……”卢灿的话来了一个大转折,让华辉邶一愣,原来不是自己收徒,而是代找弟子!

好师傅难找,好弟子同样难求,代找弟子的事情,在文博界屡见不鲜。虽然华辉邶有些失望,可卢灿能说名师,那一定差不到哪儿去。

果然,卢灿接下来说出的人名又让华家三人惊喜异常。

“李林灿李老,想来三位都应该听说过,我想将阿域,推荐给他做入室弟子,不知道三位舍不舍得?”

“舍得,这有什么舍不得?哎呀,这是阿域的造化,就是不知道李老哥能不能看上呢?”华辉邶连忙接腔,怕儿子儿媳说出什么不妥当的话。

他的性情不争,可江湖见识老道。虎博三老各有特长,张博驹老爷子广博,福老眼光精,他俩在华老看来都和自己一样,属于野路子,而李林灿则是北大毕业,走的是学院派,理论体系完备,属于研究型人才,华子域能成为他的入室弟子,那是机缘。

另外,华老还听出一点“别意”,那就是卢灿在为虎园储备人才——这种亲手招入的弟子,未来在虎博体系中,势必会被重用,这无形中给自家孙子铺一条金光大道——只要这孩子不干欺师灭祖的事情的话。

“阿域的基本功我清楚,李老爷子应该会很喜欢。”

卢灿摸着这孩子的脸蛋,笑着说道,“阿域,你若是拜在李老门下,需要好好用功哦?你上面可还有个师姐,可不比你差哦。”

孙瑞欣在旁边给丁文怡解释一句,“张博驹老爷子与福老,两人前段时间收了一名佳徒叫饶宜萝。她是饶真颐饶老的孙女,聪慧异常,基本功扎实,年岁要比阿域略长。”

“相互砥砺,才有进步,阿域是不是?”华辉邶哈哈一笑,饶真颐的孙女不错,他对自己的孙子同样有信心。

卢灿直接在华家客房给李林灿去了电话。

“你说什么?你小子给我找了个弟子?”电话那边的李林灿,原以为卢灿询问赵家藏品清理情况,没料到他抛出这么一枚炸弹。

“这孩子我三年前就认识,那时他七岁,就会被朝代歌和人物谱,现在基本功更扎实……”和这老爷子说话,不能绕圈,卢灿原原本本的将自己的考虑说给他听。

所谓自己的考虑,那就是培养下下一代……

“要你多事!我的弟子,稍后我自己去察看!要是不合格,看我怎么揍你!”李老话虽如此,还还是被卢灿摸准脉搏,真的动心了。

原本卢灿想要带华家人去蓝贝斯别墅,让李老爷子见见,可他竟然一天都等不及,竟然要来彼得伯勒。呵呵,老爷子这是被张老和福老的弟子,刺激的不轻。

华子域基本功扎实,而且这孩子虽然没有饶宜萝机灵,但胜在沉稳,应该很符合李老的性格,这事成了。

至此,这趟华家之行,功德圆满。

既然李老爷子准备亲自考察弟子,卢灿与孙瑞欣自然不能赶回牛津,便在这边坐等。

华老虽然没有开口说藏品转让问题,可还是敞开收藏间,领着卢灿欣赏一遍。

他的藏品不多,但非常有意思,卢灿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道藏。不仅有数十件道衣、道袍、道冠、登云靴(云履)、朝天履(青履)、手板、法剑

华老详细的给卢灿介绍,道服的具体分类,让他大开眼界。

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道家日常穿着;得罗,俗称道袍,袖宽一尺八寸,长随身,属于大礼服;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受戒用,通用黄色;法服,方丈大典用,领袖级别的服饰,为紫色;花衣,出外念经,或者行走江湖的穿着,多为杂色。

至于未受戒的道士,只能穿大褂及得罗,而且颜色只能是黄色,与受戒道士的蓝色,区别明显。

他藏品中,最多的却是各类道藏经书,其中,最让华老得意的有十来本明代之前的道藏真经。

最老的一本是南宋刻录的《道德真经义疏》,其编撰成书的是唐初道家学者,道家理论家成玄英。此人被李世民赐号“西华法师”。

还有一本被他奉为至宝的是明代永乐年间刊印的《坐忘论》,相传是唐代白云先生司马承祯所著。此人又是一名唐代宗师级道士,自号“天台白云子”,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

此外,卢灿还看到不少的“小黄书”,譬如明代万历本的《紫金光耀大仙修真演义》,编撰者为越人刘子修。此书介绍的是如何以男女房/事来强身健体,和合阴阳。

此前卢灿对道藏的了解不多,今天一见,再度让他对于收藏有了“仰之弥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