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3章 三老惩罚(2 / 2)


生活瓷的纹饰彩绘并不复杂,多数都是单支竹梅蓝草图案,似乎并没有隐藏什么。

相对复杂的是七件赏瓷,随着鉴定时间越来越长,卢灿的眉头越锁越紧,没发现什么异常啊?自己究竟疏露了什么?让这三个老家伙都对自己有意见?

放下手中的灯笼瓶,这件器物无异常。

高二十五公分,南瓜型,腹径三十三公分,底足径和口足径均为十五公分,属于东瀛水器(盛水),内外施釉,腹壁为日式《品茶三味图》。

品茶三味图,是东瀛经常被采用的画作题材,说的是南宋时期,佛家禅宗的五家七宗之一曹洞宗大师,本寂禅师品香悟道的故事。

说起来挺有意思,对东瀛民族性格影响最大的朝代,并非唐代,而是偏安一隅的南宋。

世人说起东瀛人性格,不免要提到“菊/花与刀”,这是两种极其矛盾的民族性格,可它们的形成,与南宋禅宗的两大派,有着莫大的关系。

五家七宗中的临济宗,讲究“生杀临时,开阖出入,宗风峻烈”,而曹洞宗则讲究“默观独照,直体本然,机关不露”。

禅宗的这两派,在东瀛影响广泛,一暴烈一含蓄,重铸东瀛人的性格。

刀者,生杀之事,与临济宗多相关;菊/花,固诗人情性,则以曹洞为家风。

这幅《品茶三味图》本身也没什么问题啊?

卢灿顺手拿起下一件九谷烧银彩梳妆方盒,这是从小岛家购置的瓷器中,唯一一件不是柿右卫门的作品。

这件梳妆方盒,黑底,银彩,青绘勾边,色调寂静淡雅,别有情趣。

高三十五公分,宽二十五公分,盒子的厚度为二十,共有三层瓷质抽屉,每一层都有固定隔板,抽屉与隔板之间,严丝合缝,烧制工艺非常高!

大家都知道,瓷坯在烧制过程中受热,一定会有膨/胀或者扭曲。无论是抽屉,还是方形盒子,乃至中间的两层隔板,想要保证完全平整,那近乎不可能!

为了保障烧制的成功率,需要加入一道工序——修瓷坯。

注意,这可不是利坯,而是修瓷坯。

从烧制大量的盒子及抽屉中,寻找可以搭配的一对,用平锉或者钢沙打去其不规则部位,使抽屉与盒子彻底契合后,重新上低温釉或彩绘,进行二次复烧。

因此,这种抽拉式的瓷质抽屉,烧制过程非常繁琐,一般不会带有非常复杂的图案。

就像卢灿手中这件,它只是在方盒的表面,绘有一幅发散式的几何图形——有点类似于螺旋线条。

这种简单的图案,并没有什么秘密啊?

正想要放弃,他抬头看看剩下的两件,糖罐和敞口米酒瓶,那两件更是一目了然。

嘶!今天这事,透着邪性!

自己还真的找不到有些蹊跷?

所有物件中,也只有之间抽拉式瓷质方盒的结构复杂一些。

不死心啊!

卢灿将三个小巧玲珑的平底抽屉都抽出来,放在一旁,对着方盒里面的空洞,用手电再度仔细查找一遍。内壁走的是清釉,什么都没有,两块隔板同样是清釉,带有一丝丝的奶白色,上面有抽拉的摩擦痕迹。

卢灿此刻专心鉴定,根本就没见到三老低头,脸上都带着抑制不住的笑着。

“阿灿,还有五分钟!你还是准备背诵《格古要论》吧!”

卢灿正要将抽屉塞回去,可李林灿这突然发话,让他又有些怀疑,就是这件物品有问题——要不,老家伙不会出言干扰的。

将抽屉掂在手中,左右前后看了一遍。

草!卢灿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

抽屉靠近最里端,也就是贴在盒壁的一端截面上,有人用笔胡乱图绘了几根线条。

就是它了!

忍不住捶捶脑门,自己还真是不够细心!

这件器具造型相对复杂,很习惯性的看外观,看内壁,谁会关注抽屉贴墙的外壁上,竟然还有图绘?

可这不是理由,鉴定师的第一要求就是细致全面,自己确实疏忽了。

《格古要论》该背!

三个抽屉的最里端贴近盒壁的位置,都有线条,这些线条是后来人用炭笔图绘上去的。三只抽屉叠加在一起,刚好构成一幅山水图!

啧啧!

只看一眼,卢灿便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廉也藤工疯狂寻找的,小岛沥原家的宝藏图!

竟然掩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