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2章 封窑点火(2 / 2)

温季宸根本不懂,一切都是桂生师傅和电窑那边的陈师傅,两人主导的。

说起陈师傅陈礼,就是运通瓷厂看大门的那位,卢灿当初还真看走眼,这位肚中有真货!他来到窑场不过五天,就立下一大功。

陈老师傅湘南醴陵窑口出身,这次能回香江,重新见到柴窑,尤其是熟悉的梅花窑,兴奋异常,和桂生师傅两人聊得挺不错的。

景德镇以馒头窑居多,可醴陵盛行梅花窑和奶/头窑,陈礼老爷子当即与桂生商议(他以为是桂生砌的窑口),在其内部加三道高两尺的引火墙。

温季宸哪敢做主改窑洞造型?不得已,卢灿中途又来一次,不得不佩服老师傅的经验。

这里得从馒头窑与梅花窑的异同说起。

馒头窑是直筒窑,只有一条火道,局部窑温很高,在窑口位置,最高时能达到1500度,烧窑时,温度从窑口到窑深,逐渐递减,因此景德镇的窑口中,高温瓷全部会集中在窑口部位,低温瓷集中在窑深。

而自己建的梅花窑,两条火道,呈十字交叉型,窑温稳定,集中在1200度到1300度之间,不容易起窑变,更容易掌控,但缺点是高温瓷肯定难以烧制。

卢灿原本计划高温瓷放在电窑烧制,哪知道陈礼老爷子见到柴窑后,直嚷嚷只要改建改建,就可以烧高温瓷。

他的建议是在三个送柴口附近建三条引火道,所谓引火道,其实就是在火道中间砌一堵中线墙,这样在烧窑时,火道变窄,火苗和高温气流涌动更猛烈,梅花窑的火道交叉口,就能形成局部高温,能烧制高温瓷。

这就是老窑工的经验,可不是卢灿所能摸索出来的。

卢灿走进窑洞时,桂生和陈礼两位师傅正在做最后一次匣钵检查,看看有没有放稳、瓷坯有没有过于贴近匣壁,位置分部的是否合理等等。

这些匣钵是用来盛放已经上釉的瓷坯的。

因为是第一次烧制,这次匣钵中基本都是统一型制的标准器。

为什么这么干?因为要用这些标准器,来测试窑内各处的温度高低,以及窑内不同位置烧制瓷器的变化效果。

检查完毕,卢灿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时间将到八点,“桂师傅,准备请窑神吧。”

原计划十点钟点火,请完窑神还需要留点时间砌窑门,因此时间有点赶。

三人走出窑炉,嚯,这么多人来看热闹,整个窑场,聚集了众多岭上岭下看热闹的人。

卢灿扫了一眼,岭上十二老来了七位,温家老爹在陪同,郑胖子陪同的是林嘉义和罗查理。胖瘦二头陀和罗大伟也到了,他们身边分别站着一位长者,许家耀的父亲许国伟、许佳闻的父亲许权盛,他们正陪着卢嘉锡说话呢。

岭上的张国怡夫妇、谭卫东、陈录生都赶过来帮忙接待。温季宸更像传花般在人群中穿梭,今天,是他在调景岭最风光的时刻。

温嘉铭正指挥一帮安保人员,将桌椅之类的往外抬,不停的招呼来人就坐。田乐群和孙瑞欣则带着一帮女人,给各个桌子上茶点、端水送杯。

弄得还真有些像南方的

“灿哥,我来了!”卢灿的后背被人轻擂一拳,不用说,是温碧玉这丫头。

卢灿伸手往后一捞,将这小丫头的肩膀搂住,“你个小懒虫,没看见群姐和阿欣在忙吗?”

一回头,又发现陈羽莲带着两个无线的明星美女站在不远处,笑嘻嘻看着温碧玉。

出糗了!卢灿连忙松手,温碧玉也是脸色通红,低头甩胳膊赶紧跑到陈羽莲身边,不知说些什么。

那两位来瞧热闹的明星,卢灿还真的认出一位,卷发,稍显稚嫩的钟美眉。陈羽莲与钟美眉的认识,是因为周闰发,难道发哥现在就和陈羽莲有关系?

卢灿摇摇头,不去想这些不着调的事情,他作为窑主,稍后需要喊窑神。

负责主祭的是把桩师傅,桂生师傅;喊窑神的必须是窑主,卢灿本人;主持串词的是二把头,陈礼师傅,负责放鞭炮的必须是督窑官,今天担任这一任务的是窑厂经理温季宸;负责摆放供桌贡品的是火手,蒋、成两位师傅……

总之,祭祀过程中,所有环节必须是与窑场有亲密关系的人,外人一律不能插手。

说来也奇怪,内陆这二三十年,牛鬼蛇神打倒一片,但祭窑神,在景德镇从未被禁止。

八点四十,祭窑神正式开始。

蒋、成两人抬供桌、安置窑神像,桂生师傅斟酒,点红烛,燃檀香。

陈礼师傅站在旁边高喊“吉时到!”

卢灿站在梅花窑的最前方,扯着脖子高喊“有…请…窑…神…”

喊声刚落,桂生师傅率领一帮参与烧窑的工人,跪在地上,他开始念祭文……

等他的祭文念完,并焚烧干净,陈礼师傅还需要再喊一遍“窑神到!礼!”

温季宸此时可以点封窑鞭!噼噼啪啪声中,开始封窑!

窑场大门口,锣鼓声大作,陈济棠的醒狮队,踏上第一根椿!

润馨瓷厂,正式挂牌!

它究竟是一场闹剧,还是香江新产业开创性的起点?谁也不知道!

当晚,无线电视台新闻栏目主持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