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9章 街头淘宝(2 / 2)

这里的生意还真不错。

“这里客源不错,运通为什么没考虑在这里设点?”卢灿指指大棚外围的店面,问道。

嘉妮摇摇头,语气很坚决,“这里只是利摩日小瓷窑产品的据点,我们运通,当年也曾经名列利摩日瓷窑前十,到这种地方销售,我宁可关闭窑口!”

卢灿耸耸肩

在昨天的聊天中,嘉妮说过,运通瓷器厂,现在固定员工只有七人,其中有一位来自内陆的烧瓷师傅,还有一位是本地的拉坯师傅,剩下的五人,都是上釉上色上彩的工人。

生意很不好,近两个月,都没有开一次窑,大家都在闲置状态,窑场已经入不敷出。

否则嘉妮这位老板,又怎么看得上一天一千法郎的临时工?

这种坚持,谁知道对错了?

也许是,曾经的骄傲,蒙蔽了现在的眼睛;也许是,执着的坚持,会换来敞亮的明天。

不过,就卢灿所知,二十年后,利摩日著名的瓷器厂中,可没有运通瓷器这一品牌。

既然她不愿意放弃心头的骄傲,卢灿便不再多说。

他喜欢逛古董市场,这里,也算半个古董市场吧。他指了指第一排,对身边的昆希说道,“阿希,走,我们去看看,也许能淘到宝贝哦。”

昆希面带苦笑,摇摇头。他对东方文物有研究,对西方古董,一点都不懂。

卢灿和嘉妮走在前面,昆希与陈晓跟在三米远,几人选择从第一排通道进入。

很快,大家就明白,为何嘉妮不愿意运通瓷器在这里设立销售点。路过七家摊位,其中五家是典型的“五法郎摊位”——五法郎就可以在摊位上挑一件瓷器。有些类似后世内陆盛行的“十元店”。当然,这些瓷器肯定不是精品,以白瓷居多,碗碟盏勺品类齐全,如果是买做纪念品,惠而不贵。

还有两家是倒卖旧货的,卢灿倒是停下脚步,上手几件柜台上的老货。可惜,这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大多数是一些老旧灯具、铜壶、匕首、银器、琉璃器,还有一家甚至摆出一件老式手提式缝纫机。

卢灿有些失望,不过,他很快将目光投向下一个摊位。

这个摊位的水泥台上,并排堆放着四只大藤箱,摊主的身后,还放着一张建议行军床,上面摆放着几件小家电,譬如咖啡壶、烤面包机等。

看其模样,很像嘉妮所说的“搬家大甩卖”。

前面围着三四个顾客,在翻检着各式各样的货品。卢灿没着急进去,他和嘉妮站在外围,听售货的男子和顾客交流。

摊主年纪三十来岁,带着一幅眼镜,并不像真正的生意人。听其话语,是洛奇证券公司的员工。

洛奇证券是利摩日工艺品市场最大的融资平台,也是这里的瓷器公司上市的服务公司。早在卢灿来利摩日,就在媒体上看到过,洛奇证券准备搬迁到朗斯的新闻。

“洛奇真的要搬迁?”卢灿回头问嘉妮。

嘉妮点点头,看向那位摊主的目光有些奇怪。

“怎么了?认识?”卢灿问道。

“洛奇证券的一位小操盘手,以前见过。”嘉妮的语气有些生硬,她摇摇头,“去年运通找洛奇证券融资,就是他否决的。”

嗯?能否决一桩融资案的,肯定不是小操盘手,至少是中层干部。这种中层收入家庭,说不定还真的有好东西。卢灿很敏锐的抓住她话语中的信息。

他笑着说道,“别生气,看我稍后给你好好出口气。”

等摊位前的两个顾客,抱着面包机和咖啡机兴高采烈的离开后,卢灿才迈步走过去。他回头看看,呃,嘉妮这女人不知为何,远远的走开。

台上四只藤条框,左边一只全部是书籍,经济类、金融类、法律类都有,有不少书都已经卷边,卢灿拿起一本,这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学中新古典学派的创始著作。这本书内有描线和备注,看来这位男士,经常翻阅。

“你是……买书?”见卢灿拿着《经济学原理》在发愣,那眼镜男探头看了眼,推推眼镜说道,“五法郎一本,这可是我当初花费十英镑从伦敦带回来的。”

“嗯,可以。”卢灿将这本书放在一边,点点头。

经济学,他确实想要给自己充充电,看看这本书,没坏处。

那男子见第一笔生意就成交,顿时变得更高兴,将第一个书箱内所有的书籍都倒出来,从中间抽出两本,一本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的《国富论》,另一本是也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货币通论》,递给卢灿。

“这两本也不错,对于研究当代经济学,对于你的经济学学习,会有帮助。”他的态度很诚恳,还真的将卢灿当成前来欧洲留学的学子。

这让卢灿对面前的男士,有些好感。

至于说他拒绝运通瓷器厂的融资方案,呃,如果卢灿负责这件事,也会拒绝——一个企业没有英明的领导者,融资方案做得在漂亮,也没用。

卢灿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将三本书叠在一起,笑着问道,“看起来,你很珍惜这些书籍。你这是随公司搬迁,为什么要卖掉它们?”

那男子笑容有些苦涩,“这是刚才我对其他人的说辞,其实……公司借搬迁之际,实施裁员,名单中有我。”

卢灿忽然闪过一丝念头——貌似自己缺少一名财经投资顾问。

这两年的投资,基本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这显然不符合经营之道。

不知道这男子的水平究竟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