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59章 最后的空降兵!

第059章 最后的空降兵!

第 059 章  最后的空降兵!

伞兵特别联勤队这种随时会将自己置身于各种困境中去完成常人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的部队,需要的就是这种战士,头脑灵活,永远将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中……你看,他们的团长都拿他们没办法,这可不是一般的实力体现哦。

“好吧,你们跟我走吧,对了,五分钟后我停在你们团部大楼门口的勇士吉普车将会开走。”

说完我拉着表情复杂的a团长往停车处走,看着a团长那张黑脸上时而露出不舍,时而一副解脱的表情,我和苏联相视苦笑。呃,为了减少自己心中的内疚感,我决定送a团长两条软中华,而不是事先商定的一条!

a团长眼中那隐约散发出的光芒告诉我,此人亦是烟道中人!

再次堆着笑脸对a团的几位首长千道万谢,我们带着五分钟后准时出现的三位新队友屁滚尿流地离开a团。娘的,晚点我还很真怕a团的几位老大后悔,那两条软中华顶不了多久的!

顺利把三个兵接回来,按照老板的计划我立刻展开了小队间的配合训练,至于三个新队员的单兵作战能力,只能给他们开小灶了,这是短时间内恢复小队战斗力无奈之举,作为机动中队的尖刀小队,我们必须保证任何时刻都具有完整的战斗力。

随即伞兵特别联勤队展开了大量针对性的训练,科目的数量之多内容之复杂都是我闻所未闻的。刺杀、格斗、暗杀、爆破、渗透、绑架、驾驶、通信以及我们伞兵独有的训练科目,这是基本科目,以前伞特大队同样有这些科目。

可是化妆和外国语言掌握则是新增加的,比如外语掌握,这本是特工应有的训练科目毅然出现在我们新的训练大纲里。陆军老板特意从外语学院请来了包括两位六国语言专家以及一位精通东南亚小语种的老头的专家组。

这些人轮番在每天晚上给我们上课。英语对我来说很熟悉,了这么多年也就这个能拿出手。我刻意模仿的美式口语让语言专家很欣赏,而那些晦涩难懂的小语种是最让我头疼的,但东南亚的语言我却可以很快地掌握。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各个队员的语言天赋渐渐体现出来,几乎每一个人都对某一种语言有着一种近似天生般的理解。我想,其实这应该归功于军队早已开始实现的高学历化,都是高中文凭以上,都具有一颗聪明的头脑,接受新知识相对就容易多了。

我手下的三个新队员也很快就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没错。陈默,苏联的观察手,同时也充当整支小队的眼睛。

作为一名合格的观察手,首先必须具备的是狙击手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某些时候观察手必须迅速转化角色成为第二狙击手。

其次是对全场态势的敏锐的掌握,随时随刻为指挥者提供准确而迅速的情报和建议,这点狙击手也是要兼顾的。从另一个方面讲,狙击手和观察手是相辅相成的,相互的技能转化……娘的,乱七糟的把我也搞混了。

项南,这家伙坚决而彻底地捍卫了尖兵的位置!作为全队的前出组,尖兵是队伍的另一双使用最频繁的眼睛,还有凶猛的首发攻击力亦是小队所要倚仗的!而小队指挥者在选择进攻撤退路线的时候,尖兵的意见是具有相当大左右能力的。项南的机敏以及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沉稳都在宣告着他是可以信赖的!

拥有与机枪手高原差不多身材的吴岭则完全是一个强悍而令人心悸的突击手,或者,我应该相信我的乌雕小队拥有两个人形移动火力平台这个事实。

腰酸背痛的我躺倒在泥潭里,眼帘中是那被夕阳烧得通红的云彩,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到从来没有的无比的满足。也许,我该为我拥有如此出色的手下而自豪,也许我该为自己能在这个光荣而悲壮的团体战斗而感到满足。

很自然地,我想起了伞兵特别联勤队成立誓师大会,鲜艳的红旗下,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略显驼曲且布满伤痕的身躯依然魁梧,他瞪着依然杀气腾腾的双眸,结满老茧的大手用力地挥向天空:“你们是党和国家的精英!你们是人民的忠诚卫士!你们必须时刻准备着用鲜血与生命去守护人民和大地!”

“兔崽子们,我必须要你们记住,你们是最后的空降兵!!”

事实上,新生的伞兵特别联勤队并没有完全达到总部的要求,所以,一系列高强度的跨地域驻训便迅速被提上日程。

原计划5月份下旬展开的沙漠地形作战训练被提前了,因为3月份新、疆地区出了点事,形势告诉首长们,危机迫在眉睫。于是4月底空军的伊尔-76便把我们拉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上的33号训练基地。

1979年11月4日下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数百名伊朗男女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了66名使馆人员当作人质,这就是有名的美国伊朗使馆人质事件。1980年4月22日,当时的卡特政府决定展开援救计划,行动代号为“沙漠1号”。

当初的计划是由陆军第1特种部队作战支队,也就是有名的三角洲部队前往营救。并由 9架rh-53d海种马式直升机载运美军及使馆人员前往德黑兰东方的机场,以便所有人员转搭运输机离开伊朗。

游骑兵派出隶属第75步兵团的第1游骑兵营c连前往支援,任务是肃清机场内的敌人以确保飞机及人员的安全。游骑兵在埃及接受模拟演练以应付各种突发状况,随时准备投入行动。

计划中由从埃及起飞的6架c-130赫尔克里士运输机载着90名突击队员、车辆、燃料和各种装备首先飞抵第一个停留地点――距德黑兰东南300公里的塔巴斯城附近沙漠地区的波什特巴达姆,代号“一号沙漠”。

然后8架rh-53直升机飞抵此处进行加油,再继续前往下一个停留点。但是,途中却有2架未能顺利到达。一架直升机的液压系统发生故障,被迫中途降落。另一架直升机遇上沙暴,迷失方向2小时,最后不得不返回“尼米兹”号。

计划规定,至少必须有6架直升飞机参加行动,现在已到了最低数字。而那时已经是深夜了,在“一号沙漠”,直升机在漆黑中紧张地加满油。这时第3架直升机发生故障,火管功能失灵而抛锚。

行动到了必须终止的时候,但是准备起飞撤退的时,漆黑的夜里又有一架直升机的旋翼打中了一架c-130的油箱,继而发生猛烈爆炸。至此,规模颇大的“沙漠1号”计划宣告失败,一号沙漠留下了美军的两架c-130和8架海种马直升机的残骸,还有8具尸体。

这次行动中,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沙漠地形的特殊性。各种资料表面,行动之前美军并没有做好在沙漠中作战的充分准备,后来的调查证实,第一架出事的直升机的液压系统出故障是沙尘造成的,而第二架同样是在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中迷失了方向。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蓝光计划失败的征兆了。

说了这么多废话,无非想证明沙漠地形作战的艰难性和不可预知性。咱呢,也没美军那样的条件,动不动就出动c-130和rh-53d,再说,中**队从来都是将单兵战技摆在第一位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节省有限的国防资源。

因此,我们的沙漠地形作战训练注定无比艰苦,和高危险性。

在33号训练基地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沙漠条件下除了野外生存以外,所有科目的训练。小队中队员的配合越来越娴熟,而小队间的战术协同也到达了默契的程度。虽然温差极大的沙漠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不时席卷而来的沙尘暴也宣告了人类的渺小,但是我们终于还是挺过来了。

野外生存一直是各个特种部队的必修科目,然而在沙漠中进行长时间、无补给的野外生存训练则是最需要决心和最危险的,随时可能出现的沙尘暴可能会给参训队员造成伤亡,而沙漠中各种不知明的生物亦是危险的来源。但是,只有通过了野外生存的考验,我们才算是真正征服了这片“死亡之海”,具备沙漠地形的作战能力。

决心呢就不用多说了,我等并不是新兵,能进38325伞兵特别联勤队都是精锐伞兵中的精锐,同样,大家都会很自觉地将生命摆在了次要位置。

陆头几乎是不加考虑地命令展开野外生存训练,也许在他眼里,连这片小小的沙漠都征服不了的人,是没资格待在伞兵联勤队的。

一把带有指北针的多用匕首、三根火柴、两百克食盐和大米、一块透明塑料布、一个钢盔、三发救生信号弹和一张简陋的地图,带着这些进入沙漠,按照十天徒步寻的的标准科目进行。

呃,这是其他部队的沙漠野外生存标准。我们的么,看起来更加爽。首先,以上配置不变,但是,第七天起,我们将要面对搭载直升机和沙漠越野车的步兵兄弟的追击,在这种立体的追击下独自在沙漠中玩了七天的人想要顺利逃脱,可以说是基本是无法办到的,但是陆老板对我们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最快更新无错阅,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最新!